我是怎么拿到投资的 我是纯技术背景出身,从写代码入行(必然是这样,否则怎么会在博客园写文章呢?)。不是高富帅,朋友圈子小(放眼一看全是写代码出身),投资人一个都不认识,之前也没有创业经验。所以我将要说出来的经验,也只能针对跟我类似的人群。大家请对号入座。
创 业刚开始的那两个月,对如何拿到投资一点概念都没有。买了很多书,问了很多人,查了无数过来人写的资料,但还是模糊一片。只能尝试着把商业计划书写出来, 投递到网上的天使投资平台。结果可以预见,石沉大海。对此我曾经不太理解,明明挺有前途的想法,为什么一点反馈都没有?难道方向真的不对?
后 来,直到我自己去旁听了一次创业大赛才明白其中的缘由。大赛当天,我们大清早就来到会场,主持人话也不多,直接就让项目负责人上去讲PPT了。每个项目 15分钟。刚开始我听得津津有味,乐在其中,可是到了下午就撑不住了,非常疲劳。除非真的是非常新颖和一看就知道能火的项目,其他都觉得一般般。我只是持 续了一天就这样了。要知道,作为一个投资人,几乎天天都是这种强度。
那我的项目投过去石沉大海还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创业总结:创业公司怎样留人 创业阶段的公司,人是第一位的,事儿是人做的、资源在人手里,团队决定了项目的路能走多远,投资人最看重的也是团队。创业公司没钱没名气,招人、留 人都很难,团队人员流失,不仅耽误项目进度,也影响士气,招人和留人是创业团队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根据我创业时验证的结果总结已下几点经验:
1、价值观第一位。招人时就不要用钱来吸引人,为钱而来的也容易为钱而走, 创业有风险有低谷,短期不盈利很正常,但是为钱而来的遇到困难更可能退缩。我当时技术团队给的是低于业内的水平的保障生活的工资,4-5个全职合作伙伴和 20多个兼职运营团队都是没有工资的,大家相信我们在做的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至于价值回报,事儿做成了,钱只是附属品。这个状态下,大家一起做了1年多 到2年的时间。
2、跟大家说清楚,创业不是急功近利的事儿。
一位程序员从业余项目被收购中所学到的
我在2012年5月开始的Asterank这个项目。那周的早些时候,Planetary Resources(行星资源公司)宣布他们计划从小行星开采水和有价值的原料。和其他人一样,我被激起了好奇心。这是一个鼓舞人心、难以实现的长期愿景。
我的项目作为一个想法的实验而开始:有多少小行星是真正值得的探索?媒体发布的消息是粗略估计且没有科学根据的。没有人对小行星的含量和价值进行有条理的编录。所以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周末下午,我在山景城商业区的一间咖啡厅写了第一个版本。
GitHub的5人骨干小组:早期初创公司该如何招到正确的人
从本文可以看到,最初的几名核心员工大多在Github兼职。
前 5 年对初创公司来说至关重要,根据美国中小企业发展署的数据,大约 1/4 的初创公司在第一年内关门大吉,只有不到一半的企业能撑到第 5 年。对于成立于 2008 年的 GitHub 来说,今年无异于一个里程碑。
有 1000 万资金,该怎么去经营一个互联网创业项目?
知乎上面的一篇问答:以要搞互联网创业为由,和父亲(搞实业的)借了 1000万(已到账)可钱到手后不知道具体该如何下手从哪里下手,比如团队建设,比如项目启动,比如财务制度之类的。
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弯路 现在回过头看看,我们犯了好几个大的错误,当然,也许这些可能很多技术型团队必须得走的弯路。
过早和过多地做开发
我们创始团队的构成是两个开发和一个设计,技术能力很强,市场能力很弱。当我们决定要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没有去找更多的用户聊天,聆听他们的 想法,而是选择直接进入了开发阶段,美其名曰解决自己的问题。我们不停得去假想用户的需求,所有人都在做开发,直到发布。而整个过程,我们甚至没有去外界 透露我们的产品目标,没有去收集潜在客户,这也造成了后面的被动。也就是说,我们在整个前期过程中,没有一个清晰的特定的用户群,没有去了解这个用户群到 底存在什么问题,再去打造适合他们的产品,而是做出了产品后,再去寻找那个适应于我们产品的用户群体。所以当产品发布后,我们发现推广很难做,各种阻力, 因为定位不清晰,也就很难传递合适的信息给适合的人。
敏捷创业:我两周内让创意变成了实际应用 过去的两周里,我疯狂的7×24小时昼夜不停的编程,就像是一只坐在过山车上没有下来,一直在开发一个激荡在我大脑里和血液中的创意。这个创意出现在我开车去一个咖啡馆和一个客户谈一个合同时。这十分钟的路程让我搁置了这天的合同,最后让它搁置了两周….
我的第一次创业的那个项目让我花去了整整一年去开发,最终只得到了很少的客户。我不会让这种错误重演。
我一直想为这些在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们做个东西,但却一直没有动手去做。下面是我的“顿悟”:
创业公司人才招聘的15条建议 本文作者Sam Altman曾被《商业周刊》评为最优秀的年轻企业家,他是位置服务提供商 Loopt的联合创始人和CEO,该公司于2012年3月被预付借记卡业务公司Green Dot收购。
完成融资后,创业公司接下来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才招聘了。寻找优秀的人才对于创业公司至关重要,但也十分艰难,这可以说是创始人最重的一副担子了。只有好的团队才会做出好的产品,再优秀的创始人也无法独撑一家企业。对于人才招聘,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前公司倒闭了,域名三天过期,说一下内心想法。 1真的是彻底倒闭了,域名都没有续费,还有3天就过期
今天看到个帖子说中国民企平均寿命不超过2年,然后想到了自己以前上班的一家公司:专门运营一个网站,盈利模式为出售网站广告位,不过公司现在早已不存在了,域名还有3天就过期。
那还是09年的时候,当时在武汉,毕业生实在是难找工作,宅在家里弄了三四个月淘宝之后去找的第一份工作,做PHP程序员,待遇1500,没有社保等其他福利,主要工作内容是网站程序开发及维护。(说真心话,武汉的工资真心低得不能再低,武汉的大学生太多了、名牌大学更多,白菜价800什么福利补贴都没有,甚至还要四五百报名费的,名牌大学的本科生博士生们都挤破头)
一个测试人员眼中的创业团队七宗罪 作为一名曾在移动互联网创业公司工作过的测试人员,笔者亲身经历了不少创业项目,同时也与形形色色的创业者合作过一段时间,其间也见识到了互联网创业公司或创业团队对待产品的一些态度。国内有许多成功的创业团队创造出了受到用户喜爱的产品,但不得不说的是,一些有可能被称为“通病”的问题仍然存在于不少国内的创业公司中。下面的七条“罪状”并不是在所有创业团队中都存在,但也是笔者作为一个测试人员对于创业团队的真实感受。
下面的七条“罪状”只是笔者从一个测试人员的角度来看得出的,有叙述不妥之处请自行忽略。
1. 分不清团队与公司的区别
2. 为自己而不是用户做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