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我做天使投资几个心得 做天使投资,我可以跟那些年轻的创业者去交流,我可以教给他们一些经验和资源,反过来他们也能给我带来新的观点、最鲜活的资讯、最新的用户的感受。这样,我也能够不断地把握市场的脉搏,这样才能接地气。
我做天使投资,其实特别简单。当时,卖了公司之后挣了点钱,IDG曾经帮助了我,我觉我自己也有责任去帮助其他的人,把知识和经验传递下去。其次,我认为自己非常擅长做天使投资。我在IDG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到了项目的中后期,需要看财务模型和财务数字,这个不是我的擅长,而且也不感兴趣。但是,我对早期项目特别有感觉,因为自己就是从小公司一点一滴地做起来的。我时常说,公司从五个人发展到一百五十人,这个阶段是我最擅长的。所以,我感觉做天使投资比较适合我,也能够充分发挥经验。
PaaS乱局:Container的新机遇 从技术上看,Container并非近几年的创新,OpenVZ、FreeBSD jails、Solaris Zones等都是Container技术(轻量级虚拟化技术,OS层虚拟化技术)的实现,而Fedora和Mozilla中国的区代表Gerard Braad在接受CSDN采访时进一步扩展了Container的概念:
浏览器的沙箱从资源隔离的角度,以及Java的J2EE Container从标准抽象化的角度,其实跟Container的概念是一致的。
当下,PaaS越来越多的和Container联系在一起,Container的高资源利用率等特性恰恰是PaaS需要的。
Container的优势
程显峰将Container的优势总结为以下四点:
非正常死亡行业TOP10:游戏业一年猝死3人 投行同上榜 i黑马此前总结出了中国非正常死亡最高的行业TOP10:投行、游戏、电商、公关、通信、快递、创业……这些行业从业者年入数十万乃至数千万元,出入高档楼堂馆所,消费房车奢侈品。但“高薪”往往和“高压”、“焦虑”成正比,而在某种程度上这又和高猝死率有关。今日就传来噩耗,8月25日,PPS游戏员工戚晓斌因心脏病突发猝死家中,年仅30岁。
此事并不是孤例,2011年底,久游市场总监刘俊因病去世;2012年9月4日,“金山游戏团队程序员猝死”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互联网,据了解,该员工为《西山居》游戏的运营部员工,年仅25岁,死亡时正是工作时间;2013年1月18日,巨人网络官方宣布其美术部员工蔡挺因病逝世,有媒体报道称其实是因为长期加班引发过劳致死……
祭奠我死去的应用们 - 真实记录创业这条不归路 前几天自己的最后一个盈利项目被下线了,要说不痛心是假的。只是挣扎、彷徨过之后,我在想,这几年的创业经历到底给我留下了什么,而那些想要创业、或者正在创业路上的人们,我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至今天为止,还没有人完整记录过创业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我想,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意义。
注:我创业的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在腾讯开放平台上,下面要介绍的产品也是如此。
一、第一个产品《暗恋通知书》
...
浅谈网站建设中选择正确域名的10个小技巧 在我们准备给自己的个人或者公司注册域名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件比较慎重的事情。因为,域名一旦确定就代表我们在网络上的身份被确定,在以后的网络推广和营销上都需要使用的到。如果后期再更换会使得我们之前做的工作白费,所以我们尽量在注册域名多去考虑好,多花些时间甚至金钱。而不能在后期去更换。
在下面的10个经验技巧中,虽然从内容上看比较简单,但作为站长或者公司决策者,我们是否真能做到呢?
创业公司为什么应该写博客? 我们会看见投资人开博,大佬开讲,也会看见许多人分享经验教训,分享工具等等,不经意间去传递自己的价值主张或者产品。如果你抓对了点,写博的好处有很大,尤其是对于创业公司。
检验你的idea,同时获得反馈
不知道有多少创业者是这样的,觉得自己有了一个很了不起的idea,满腔热血加班加点的码出来之后,发现没人在意这个东西。但如果你写博客,或许情况就不一样了。写博客可以和读者讨论寻求,测试你的假设是否成立,了解用户真正需要什么。(当然,其中一个风险就是,如果你的idea真的很棒,就有被人盗窃的风险。)有一些非常著名的公司就是从写博客开始的。
移动网站性能优化:网页加载技术概览 性能一直是网站成功的关键。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明,不管是小型电商,还是像沃尔玛那样的连锁店,即使是页面加载时间方面的细微改善,都可以带来更多的业务,更多的广告收入,更多的用户粘性和更多的客户满意度。
在过去几年,Web开发者都是基于改善硬件或者提高带宽速度来优化用户体验。但是最近几年,爆炸式的移动Web浏览器的使用打破了这个途径。低带宽,高延迟,小内存,低处理器性能的移动设备环境,迫使开发者不得不想办法通过优化前端页面的性能来满足用户的性能预期。
在强调如何解决移动端性能问题上,这篇文章总结了一些前端优化的案例,并且概括了一些加速页面的方法和策略。
Java 与 .NET 的平台发展之争 微软有能力做出更快的改进。我记得在很早期的时候,微软能做到每周都更新数据库API:从ODBC、RDO、ADO到OLEDB等。自从出现了.Net之后,微软便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更新速度。
但是Java为什么落后这么远?在早期的时候,Java的发展也是非常快速的,从Java 1.0.2 到 Java 1.1,仅仅一年时间,我们就看到了Java彻底地改变。从Java 1.1到Java 1.2只用了一年半时间,而Java 1.2.2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这是一个重要的版本,只是使用了一个小版本号)。而在10个月之后,具有关键意义的Java 1.3问世,这也正是Java发行的第一个带有垃圾回收的版本。
从南极之争谈软件架构十个技巧,及成功团队具备的气质 每个软件打造的核心都存在一次漫长的探险,或许你会觉得夸张,但是在 皇家卑诗省博物馆参观 Race to End of Earth(罗威探险家 Roald Amundsen和英国海军官员 Robert Scott于1911年-1912年完成的 穿越南极之战)展览时,两支队伍采用的不同途径让我备受启发——那些同样存在于软件开发过程中决定成败原则。
1. 单一的目标,
2. 使用简单,已被验证的技术。
3. 定制、测试、重复。
4. 冷静且无情的。捕获焦点,必须具备认知重点的能力,只做必要的事情。
...